在讨论了这么多关于台球理论的东西之后,我相信,大家对于我心目中的台球技术的认知还是一头雾水。
因此,我以自身在瞄准准备的细节为例子。供大家参考。
我是右手打击的
不考虑防守
1评估并降低风险首先我要先观察面对的球形,评估整体完成的风险,并且研究怎么样将风险降到最低。比方有组合球需要处理的时候,我需要判断,什么时候面对处理之后的变数,对我的风险最低。一般而言,除非后面的处理风险更低,不然我会尽可能早的处理这个组合球。因为越早处理(万一处理不好),桌面上的球就剩下的越多,也可以增加对手进攻的难度。
2评估是否需要冒险我还要评估在整个进攻过程中,是不是存在需要非常精确困难的走位方式。如果存在这种需求,那我要考虑是不是有机会,将这个风险分担在其它的打击任务当中。为了尽可能的减少这次走位的风险,我可能需要先进行几次风险较高的进攻。
比方:我可能需要冒险去改变球形。或者需要在前面几个目标球的进攻当中。应用更为困难的打击控制方式。以便到了处理这次高风险走位控制的时候,能够将母球控制的更到位。
(我在处理球形的思考当中,没有失误这个名词,只有风险的高低问题。)
3利用球形建立斗志在打击过程中我还有两个属于心里层面的问题需要面对。
我不能总是求稳。这样会让自己慢慢的丧失斗志和勇气。
我必须在打击过程中,寻找建立自己打击能力的时机!
比较合适的方式就是增加一些需要发力打击的球形!或者是将简单的打击做的尽善尽美。所以球友们在看高手打球的时候,常常会觉得他们好像做的不够完美。其实我们就是利用这种压力来保持自己的斗志和打击能力的。
4按计划击打当一切都预设好了之后,就要开始进行打击了。如果不是母球的走位控制,有太大的变数,我会依照原先的计划进行打击。因为维持这种节奏,可以使自己能够感觉到更加轻松。
因此,如果走位偏差了。我会尽可能的克服它。仍旧按照原先的计划来完成打击。
(像9球的处理过程,我眼里只有9号球。我把其他的球当成一种过度。这样子就不会觉得球还很多了。)
5预设参数,从左脚开始开始准备打击的时候,我会先从打击区的正后方。用重心线来进行预设架桥点,和动作完成度。当这些都没有问题之后,我会先用左脚大致确认动作完成时候重心转移的情形。
6在球杆后方瞄准当左脚的位置大约确定之后,我接着将右脚跟上。这时候我不是在前方瞄准。而是先在后方瞄准(因为我已经用“预力”在打球了)。因此我的球杆是在后方瞄准,不是在前方瞄准。从后方开始准备可以尽可能的扩大动作的幅度。
7检验并粗糙锁定把球杆推到前方,开始估算自己的预设与实际的打击存在多少差异。如果太大,这时候我就会站起来重新趴下了。如果已经非常接近,那么就要开始锁定进球点。这时候的锁定是非常粗糙的锁定,只是提供一次参考的机会。
8微调身体参数第一次回杆的时候,我会比较快,因为,这样子能够比较轻松的方式来修正右胯骨的位置。过程中因为需要调整身体的位置,当然也会一直进行锁定。
9微调动作部位和锁定依据交接再次往前推送的时候,就开始进行比较精细的调整了。由于我是用预力在进行打击的,所以我的瞄准依据是在球杆往前推送的过程,而不是在球杆到达母球的位置。但是我的球杆会非常接近母球,在这个位置判断形成的塞球,以及球杆打击完母球之后需要延伸的情形。如果符合需求,就开始调整手腕,确认手腕最终的动作时机(短试击),和动作程度,然后把进球点的锁定,交到手肘。
(什么是试击?请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
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