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重庆尘封的大学,曾经与成都大学齐名,

今天,山城拍客长江将带大家领略一个特殊的地方。

在沙区的一隅,既不算偏僻却也鲜为人知,这里不通公交,只有我乘坐的网约车穿行于井口的工业园和礼嘉大桥的桥洞之间。当网约车师傅感叹“这个偏僻之地居然还有一所大学”时,我们便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

这所学校失去了昔日学生的欢声笑语,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凄凉与喧嚣并存的历史。

踏入校门,我们仿佛穿越回了那三段尘封的岁月。门口的融智学院,是它最新的名字,但深入其中,你会发现它曾经的辉煌。那些崭新的教学楼、塑胶操场、宿舍楼都在低语着它们的故事。但如果你追寻它的历史,你会发现,第一批学子或许都已步入不惑之年。这里,便是曾经与成都大学齐名的渝州大学的故地。

这所学校历经风雨,几经易名,最后一个名字,便是年到年使用的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漫步在校园深处,历史的厚重感愈发浓厚。靠近嘉陵江边,两座历史悠久的大楼巍然矗立。其中一栋是苏式建筑,典型的苏式三层楼建筑,曾作为融智学院的图书馆使用。如今,虽然融智学院已于年迁走,图书馆内空无一人,但书籍却仿佛被时光封印,等待着某一天再次被人们翻阅。

这栋图书馆一楼是书香弥漫图书阅览室;二楼是展现着时代变迁的报刊杂志和电子阅览室;而三楼,是从来不开放的,据传,里面保存着,以前苏联人用于生物实验的福尔马林泡着的完整动物尸体,让人惊叹不已。

回到世纪之交,年,重庆的第一所市属学校——渝州大学在这里诞生。关于渝州大学为何在年被工商大学“兼并”,这其中蕴含着许多深思。这所大学曾有两个校区,北边的江北区董家溪和南边的井口先锋街。而北滨路的重庆市教委办公楼,曾是渝州大学的另一校区。那个年代,学校门口的井口镇一公里路上,被称为“堕落街”,那里录像厅、台球室和游戏厅繁多,为学生的青春增添了许多色彩。

当我们继续追溯历史长河,会发现这个地方与重庆机器工业有着深厚渊源。经过多次更名和变迁,它曾被称作重庆机电工业学校、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重庆机器制造学校、第二机械工业学校等。

如今仍有三栋建筑见证着那个时代:原第二机械工业学校的第一教学楼、办公楼以及一幢青砖楼。这些建筑都被列为重庆市优秀历史建筑,它们见证了中苏国际关系和新中国大规模建设的历程。这些历史建筑具有西南大区风貌的特点,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它们以公共建筑为载体,形成对称布局、气势恢宏、立面严谨的建筑形式。

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人类智慧和技艺的结晶。如今,我们或许已无法追溯它们曾经的辉煌,但我们可以记录下这些故事,让那些想要停下来喘口气的人明白,过去的足迹仍然有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mtzjdg.com/tqls/tqls/1041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