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台球如何握杆才具有穿透力

穿透力

大家打台球,我相信有一个问题一定困扰了大家非常久,那就是:球杆应该怎样握在手中才具有穿透力?

而最让大家感到困扰的就是:自己打球没有打实的感觉,母球无法非常受力,因此打出来的效果(比方低杆)不是很好。

球杆没有穿透力,就意味着我们无法使球杆将力量完整地传递给母球,这怎么有机会成为高手呢?

因此,我们必须理解:什么是穿透力?

我们在打台球的时候,可能有时候会感觉到球杆打到母球的时候母球非常受力,感觉到球杆打得非常实在,我们称之为“球杆具有穿透力”,简称“穿透力”。那么,穿透力是什么东西呢?它又是怎么来的呢?

举例说明:

如果一个3斤重的球去撞击一个1斤重的球,那么这个3斤重的球会损失掉这1斤的能量,这时候,这个球剩下2斤的能量。如果现在用一个5斤重的球同样去撞击一个1斤重的球,那么这个球还会剩下4斤的能量。

当一个东西去撞击另外一个东西,如果其自身残留的能量比率越高,那就代表“穿透力”越好。

那么,这跟我们打球时的穿透力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大家的穿透力会不一样呢?

一颗球约克,现在仅用克的球杆来推它,那么球杆打击到母球之后,自身的速度就会下降得比较快。假设手臂有克,如果在球杆推母球的同时,手臂也在推母球,那么就会变成是1克的东西同时在推母球,那么球杆的速度就会下降得比较慢,球杆损失的能量就会减少。

球杆损失的能量比率越小,穿透力就越强。

有人在球杆到达母球的时候,手臂还推着球杆;而有人在球杆到达母球的时候,手臂推不到母球,这就是大家穿透力不一样的原因了!

那么,大家都是用手臂打球的,为什么有人手臂可以推到母球而有的人推不到呢?

因为小臂比手腕还“重”!在球杆到达母球时,喜欢用腕力的人,因为手腕质量轻,推不动母球,因此穿透力比较差;而习惯用小臂的人,因为小臂质量重,因此穿透力比较好。

我们在说的是小臂和球杆一起推到母球,但不是有直接将力量加在球杆上面(如虎口压杆等),这点非常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当中,球杆接触手腕的位置会产生变化。如果想要在这种变化当中,维持手腕和球杆共同协作,是需要经常锻炼的。

球杆和手腕一起推着球杆,也可以降低球杆的能量损失。但是,却有两个问题,使我们根本做不好!

1、手腕翻转的时候,掌心接触球杆的位置会产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导致手腕无法有效地参与到推动母球的任务。

2、手腕的翻转,本来就是靠改变球杆在掌心的位置实现的。如果把球杆握紧了,翻转的效率就低了。

握紧球杆手腕翻转的效率会降低,而效率降低我们又会把球杆握得更紧,这就是矛与盾不能并存的状态了。所以,用手腕发力的人,根本就不会具有穿透力!或者应该这么说,正是因为大家过度依赖手腕发力,所以打球才会没有穿透力!

如何使自己打台球具有穿透力

如果我们用手腕作桥梁,使用小臂和球杆一起推打母球,那么:

●小臂比手腕重得多了,球杆损失能量的比率就更小了,效果当然更好。

●而改变球杆在掌心位置的工作让手腕去完成,就不需要小臂牺牲加速来配合了,所以穿透力更好。

这里面又扯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够做到这样的效果?

1、需要抑制手腕,避免手腕乱发力。因为手腕比小臂灵活,一旦手腕动作了小臂就不容易跟上了。

2、要保证手掌能够将球杆和小臂结合成为一体。所以,手掌接触球杆的“面积”越大越好(环绕虚握球杆)。

把握这两个原则,我们打球的时候,就会具备很好的“穿透力”了。

初学者实际打击时的握杆方式

当我们进行台球运动打击的时候,握杆的方式可以非常清晰地反应在我们的感官上面。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掌心接触球杆的感觉来分辨自己握杆的方式。

1、将球杆向前平举,然后上下晃动。如下图所示:

这个过程中握杆会有一个位置始终接触着球杆,以这个位置为中心,掌心及其他的手指“辅助”这个位置。环握球杆,保证整只手掌与球杆有足够的接触面积。

当我们进行台球运动打击的时候,握杆的方式可以非常清晰地反应在我们的感官上面。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掌心接触球杆的感觉来分辨自己握杆的方式。

1、将球杆向前平举,然后上下晃动。如下图所示:

这个过程中握杆会有一个位置始终接触着球杆,以这个位置为中心,掌心及其他的手指“辅助”这个位置。环握球杆,保证整只手掌与球杆有足够的接触面积。

2、将球杆放置于正常打击的位置。这时候虎口的前半部会有一种空握的感觉。保持这种感觉进行运杆瞄准。(如下图所示,我们从各个角度来观察握杆的状态。)

3、如图所示:

当球杆回到最后方的时候,小臂与手腕的夹角会变得非常小,因此小臂会产生压力压在虎口上面。要调整大臂和身体的角度把这个力量“卸掉”,使小臂没有任何力量施加在手腕及球杆上面。

4、进行打击的时候,要不断提醒自己:手腕不要动作。小臂带着球杆往前推时要维持好A点这种“抑制”的感觉。

抑制手腕的空杆练习

所谓的空杆练习,就是不摆球型,只是单纯地拿着球杆来感受动作的变化,重点在于动作的练习。

如图BC所示:这是球杆从前点回到后点的过程(回杆)。

如图AC所示:这是球杆从后方推向前方的过程(出杆)。

在这两个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练习点,那就是:慢。

慢下来有一个好处,它能够使我们感觉到球杆是随着小臂的运动而运动的。

小臂往后拉一寸,球杆就往后回一寸;小臂往后拉两寸,球杆就往后回两寸。同样地,小臂往前推一寸,球杆就往前推一寸;小臂往前推两寸,球杆就往前推两寸。这样就能最大程度抑制手腕,使我们感觉到是小臂推着球杆前进的:球杆出多长取决于小臂送多长,球杆什么速度取决于小臂的加速......

这能使我们能够对于力量的分割有更清楚的认识。

手腕的功能

我们的手腕由于具有极度复杂的肌肉组织,并且也是使用最频繁的动作部位,因此手腕非常灵活。再加上手腕本身也是最为接近使用器材的部位,因此手腕对于技术而言,是最重要,也是影响最大的一个动作部位。我们甚至可以说:手腕是台球技术的灵魂所在。

但是,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组织都有其自身特定或者特长的功能存在。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任务(包括:发力,准度,控制)都推给了手腕,手腕反而无法发挥它本身在这个运动当中最为重要的功能。

打台球主要的动作部位

1、大臂:大臂最有力量,也是我们小臂和手腕动作的支撑点。因此大臂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充分支持打击的动作。

2、小臂:小臂的行程最长,方向感最好。因此可以利用小臂来维持球杆的方向,并且作为球杆获得力量的主要部位,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精确度与稳定性。

3、手腕:手腕最灵活,也是直接接触球杆的位置,因此可以用来作为承接身体与球杆之间的桥梁。既作为一种缓冲的功能,也能够确保我们打击动作的成果。

一个好的技术,是通过我们自身锻炼与协调动作部位所获得的成果。但是在真正的打击中,还存在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手腕太灵活,以至于当手腕开始动作的时候,大臂和小臂就会失去原本的作用。

因此,练习台球技术的发力,第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使手腕的动作处在合适的时机当中?

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要让手腕胡乱动作。

因此,在我们进行打击的时候,在发力的时候,最主要的是“抑制”手腕的动作。

能够先不让手腕动作,才能够让手腕在该动作的时候动作!

——允许在不作为商业用途的前提下转载此文,但转载前请联系







































百癣夏塔热分散片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十佳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tzjdg.com/tqss/929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