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塞纳河畔·乔氏杯”中式台球大师赛分站赛(鲅鱼圈站)赛程过半,来自黑龙江的马良在败部顽强奋战,最终成功突围挺进64强,同时收获本站新设立的“黑马奖”。
很多人知道马良,是因为他是郑宇伯的徒弟,但其实他和郑宇伯的关系远不止师徒那么简单。“13年的时候我和他在黑龙江参加一个台球比赛,当时我还差点把他赢了。后来我去北京发展,得知他也在北京当教练,就去找他学球。这么多年,他不仅指导我打球,在生活上对我也很关怀。”
在台球的路上,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优越的成长条件。相比练球和拿成绩,年轻的选手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温饱。年,为了攒钱能让自己出去比赛,马良不得不暂时放弃台球梦想另谋生路。工作了1年零8个月后,才又重新回到难以割舍的台球上。
现在,马良在哈尔滨有了自己的球房,有了稳定的收入,他终于可以专心练球打比赛了。“我有6-7次都是进了64后,冲不进32。大师赛比赛气氛太紧张了,最近几年我站站都参加,但是只要到了赛场我就手紧,能发挥的水平也发挥不出来。”
“赛前把精力都放在了比赛上,这回进了第三阶段以后,我才知道还有‘黑马奖’。乔氏设立这个奖项真的是太好了,现在年轻选手不光技术在成长,台球事业也刚刚起步,急需扶持和鼓励,乔氏做的太及时了。”
马良从18岁才开始正式学习台球,在90后00后这一批球员中,已经属于起步较晚的选手了。在“同门师妹”唐春晓早已拿到了冠军的头衔,而自己还在为打进32强苦苦努力,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大师赛氛围正规严肃令人专注,而我越专注就越紧张,我相信我会慢慢克服这个缺点的。”
童话故事里,“神笔马良”能够用神笔画出自己想要的一切,而我们故事中的马良,能拿出的只有一腔热血和汗水,用无数个日夜的勤学苦练,来磨砺出一杆属于自己的、能够画出台球梦想的“神笔”。它什么时候会出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