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起来澎湃在线

<今天是我国第12个“全民健身日”

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市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

不少市民也以自己的方式

动起来

让运动成为习惯

跑步、跳舞、打拳、舞剑、登山、游泳……在遵义,不论是清晨还是夜晚,不论在公园还是广场,各个年龄段的人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参与到全民健身的热潮中,让名城充满朝气与活力。

健身活动丰富多彩

晨曦中,位于城区的凤凰山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徒步登山锻炼身体的市民络绎不绝。

70岁的刘阿姨是一位舞蹈爱好者,每天早晨她都会登上凤凰山练练基本功。她告诉记者:“在这里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和舞蹈爱好者交流技巧,最重要的是还能强身健体。很多中老年人都喜欢这样轻松的锻炼方式。”

到了晚上,老城纪念广场、植物园广场、汇川体育馆……人潮涌动。吃过晚饭后,市民纷纷散步到广场,感受广场舞的乐趣。

即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少市民在家中也不忘参与到全民健身中。据了解,遵义市文体旅游局通过举办“众志成城战胜疫情”居家健身视频挑战赛,鼓励广大市民居家锻炼,并录制视频参与活动。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共收到多个短视频,包含健身气功、广场舞、广播体操、仰卧起坐等项目。除了市民自行开展健身活动外,每年我市相关部门都会组织不同类别的体育活动,并以“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月”和节假日为节点,以全民健身运动会为主线的活动框架,形成了有示范、有主线、有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态势。目前,我市每两年举办一届市运会、职工运动会,每三年举办一届市直机关运动会;各县(市、区)也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务川自治县的健身气功、红花岗区的独竹漂已成为省级特色健身项目;湄凤余山地自行车赛、赤水河谷公路自行车赛、贵州遵义娄山关·海龙屯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等一系列重磅赛事,让体育健身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群众健身参与度的提高以及休闲方式的转变,离不开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近年来,我市大力建设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目前,市级建有奥林匹克中心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训练馆)和汇川体育中心(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棋院);除正安县、新蒲新区、汇川区外,其余县(市、区)全部建成了一场一馆一中心;全市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到89.55%,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到97%,今年底将实现全覆盖。

在加强城乡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同时,公共体育设施开发程度也不断提高。全市现有体育场地个,其中室内体育场地个、室外体育场地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64平方米。全市公共体育场馆(不含学校)有33个,开放率为%。77%的城市社区实现了“15分钟”健身圈,市民享受到了全民健身工程带来的红利。近年来,我市各体育类社会组织呈现快速发展势头。除了足球、舞蹈、羽毛球等常规运动项目外,拳击、台球、橄榄球等运动项目社会体育组织相继成立,为我市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元素,增添了新活力。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拥有体育单项协会36个、体育俱乐部16个。体育组织作为我市群众体育发展载体,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对促进我市第三产业发展,全面提高市民素质等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全市城乡群众共享体育发展成果,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到处都有人们健身的身影,“运动、健康、快乐”成为大家口中的热词。


转载请注明:http://www.mtzjdg.com/tqss/tqss/103674.html


当前时间: